
图:仁波切在台湾,2021年1月。摄影:帕武
智慧之语 二
2021年2月
仁波切谈超越佛法标签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聚少离多,但也令我们许多人得以通过线上活动与仁波切见面。无论是開示、法会、网上聚会或者其他来自印度和台湾的直播活动,遍布全球各地的人们通过Zoom线上会议积极参与,让我们感觉与仁波切深深相連。
在我们的一些线上活动中,仁波切谈到钦哲基金会和他对本机构的愿景。为了和大家分享仁波切的话语, 我们自2020年12月推出了【智慧之语系列】。随着基金会展开新的工作重点,我们诚邀您与我们一起思考这些话语。 仁波切谈及很多话题,但其中一个主题一再被重申,那就是基金会如何能够,也必须要找到新的方式,和那些正处于困境且暂未值遇佛法的人们建立关联。
佛经、论典等教法包含了如此丰富的方法, 教我们如何帮助人们、如何帮助他们让自己的心保持韧性、让自己的情绪变得可控。我一直在思考,可以将这些方法昭然于世。
钦哲基金会一直以来且将永远是一个致力于护持佛法研习和修持的佛教机构,要超越佛教这个标签, 对于基金会来讲比较新颖。尽管如此,我们在扩大志业范畴的同时,始终心怀最终使命 —— 保存佛法,保存佛陀的智慧及修持。正如仁波切在一次线上活动中提到:“我们希望使佛法易于被现代人理解,同时又不能失去它的真实面貌。”这是对目前任务的一个很好的总结。处于当今科技快速发展、而未来又不明朗、不确定的时代,仁波切多次强调佛陀的教法比以往更合时宜。
我们在谈论佛法的保存与弘扬,并非仅在保存和弘扬某种文化或世俗价值,像是社会主义或民主,或者某种文化。的而且确,我们要保存和弘扬的智慧和方便,将使我们自己和其他有情觉醒。我们尝试保存的是, 能令众生解脱的善巧方便和智慧。利他的思维是不可思议的。
考虑他人的价值观和幸福,并非仅指短暂的幸福,而是去考虑他人的觉醒,仅此思考就不可思议。我们经常会问,为什么要修持佛法?因为我们要通过修持佛法而获得证悟。作为大乘佛法的修持者,我们修持佛法是为了证悟,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想要获得证悟?因为想要帮助别人,对吗?因此,实现证悟仅是个工具而已。我们想要帮助他人,所以我们尝试去获得证悟。实际上,获得证悟只是个额外的奖励罢了。真正的利益在于利益他人
我们从自身体验中知道佛法能产生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在他人眼中会是什么样?随着21世纪先进科技的发展,佛陀古老的话语跟我们现代的存在方式会有怎样一种关联?伴随着人工智能、线上教育和虚拟联接这些技术的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是仁波切最近思考的一个新重点。对于当今年轻人来讲,身份认同、职业和目的或者说“我们是谁?”将更难定义。在此变革中,佛法将越加必要。
图:仁波切通过Zoom参与录制 萨嘎达瓦《心经》全球诵读活动,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