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哲基金会的缘起

2001年,仁波切带领一些弟子,前往四川德格宗萨寺/宗萨康杰佛学院朝圣。弟子们在途中谈及仁波切对寺院任重道远,讨论可以成立基金会并有效地管理资金。仁波切赞同他们的建议,但希望资金不只护持他的寺院,也能利益世界其它各地的佛法事业。这就是钦哲基金会诞生的缘起,为了护持佛法的研习和修持,由仁波切的弟子和朋友共同合作筹设。基金会于2001年底正式成立,仁波切委任陈季佩为执行长,至2018年她已经以全职义工身份服务了17年。基金会董事会成员每年与仁波切会面,讨论实现仁波切的愿景和提升基金会影响力的方法。这些会议不但紧张刺激和启发心智,还往往充满惊喜。仁波切对弘扬佛法的愿景十分宏大,深具启发性。幸运的是,基金会的集资方式虽然低调,仍能达成每年设立的目标和期望。基金会成立迄今,世界各地众多义工不遗余力地无偿付出,并且由于没有实体办事处,令基金会的运作成本远低于非营利组织的一般标准。基金会的宗旨之一是不投资于基础设施或建筑物上。创会17年后的今天,基金会才开始设立了少数必要的部分有偿职位,以因应基金会的成长需求,但仍保留以无偿义工为主的组织架构。源于期望根除众生痛苦根源的殷切之心,钦哲基金会实为一项全球性的努力成果。

仁波切谈钦哲基金会

 

djkr因为2001年在德格宗萨寺的一席话,现今钦哲基金会已在30多个国家护持佛学的研习和修持。仰赖善友们善巧地募集资源和管理资金,我们得以提供数百万美元善款支持各种佛行事业。有人计算过,我们已经直接利益超过一万人。我期盼借着受益人对佛学的研习和修持,佛陀的教法得以弘扬十方。

我们尝试找出有志于研习和修持正统佛法的人士和计划,支持他们为世界带来正面影响的行动。我们的第一步是设立寺院基金,护持印度、中国和不丹二千多名僧尼。以前我连基金为何物也不懂,现在却了解这套运用经济体系的方式,实有成效。我们选择从护持僧尼开始,因为传统佛学院是孕育未来佛学教师之地,其优良文化必须小心维系。

踏出这一步后,我们终于可以向外着眼,运用创意,思考如何尽可能帮助更多的人。例如,有些非常好的人苦于财政困难,无法参与闭关,因此我们设立奖学金来护持各地的弟子和修行者。我们也护持佛教数字资源中心 (原藏传佛教资源中心)、贝叶基金会等组织,从而支持佛教文献的保存、数位化和推广。这种种经验都令我们获益匪浅。

累积了这些经验,钦哲基金会有能力迎接更高的目标和更大的愿景。我们如何弘扬佛陀教法,利益所有众生呢?我们的活动规模在扩大,服务所及的地域和人口在增加,我冀望人们了解到,支持我们的行动,是个难得的机会,将带来深远的历史性影响。世界各地对佛法的兴趣与日俱增,钦哲基金会已准备就绪,随时以创新和富有远见的方式来面对挑战。

进一步阅读钦哲基金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