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哲聚焦

2020年10月

 

广传佛陀教言 承继译经弘愿

——「圆满法藏·佛典汉译」稳健迈入第二年 

 

 

 

“如果我们这一辈子没有办法完成,既然我们都是佛教徒,我们都相信我们会再来。我们就继续。”

— 宗萨钦哲仁波切

汉文大藏经源远流长,收录自西元二世纪以来之汉译佛典,包括经、律、论在内计七千多卷,近一千七百部。千百年间,在历史、信仰与文化上,汉译佛典不断滋养着斯土斯民。然而,自宋代之后,译经事业即日渐式微,以致仍有为数可观的巴利文、梵文、藏文等佛典未见于汉译经藏,例如印度大乘佛教后期典籍,包括诸多重要的印度释论。「圆满法藏·佛典汉译」计划的目标即在于继续翻译这些尚未汉译的经论,从藏文大藏经着手,填补缺遗,益加丰富汉译经藏,令之圆满,让占全世界佛教人口半数以上的华人读者得以亲近、读诵并延续传承佛陀的法教。

七部藏文经典首次汉译 

自去年七月计划正式启动以来,至目前为止,「圆满法藏·佛典汉译」正式完成了七部经论的汉译工作。今年一月推出首部译本《圣梵天所问大乘经》,之后更陆续完成以下五部佛经、一部释论的译文审润,包括(依照德格版藏文大藏经编号排序):

Toh 23《一切如来母一字般若波罗蜜多经》佛陀于灵鹫山上,为阿难、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随众,及无量菩萨摩诃萨宣说“阿字法门”。“阿”表“无生”,一切大乘教法皆为阐述诸法无生之理而说,其精髓即《般若经》,而本经可谓当中最精简者,却已总摄一切《般若经》之内涵。

Toh 26《圣般若波罗蜜多日藏大乘经》佛陀应日光明菩萨所问,以日轮为喻,宣说“方便善巧日三昧”的七种功德:成熟有情菩提苗芽、悲心平等、胜观破惑、对治烦恼、除二取相、解脱四苦、能令有情极喜;继而给予能成办福德、智慧与三昧的法教,启示欲学般若波罗蜜多者,应当修学一切法无自性等了义理趣,并以多闻、精进、慈心、利他、禅定、修学无我等学处,总结大乘学门。

Toh 27《圣般若波罗蜜多月藏大乘经》“月轮无有分别,而能除一切暗”,世尊以此譬喻,为月藏菩萨暨无量比丘、菩萨大众开演“无分别法门”,包括信解行位(资粮道、加行道位)者应当修习“断除世间共许之二取分别”,以成就“有漏般若波罗蜜多”;至圣者境界,则修习“离一切分别”的“无漏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最后以“一切皆超相状、自性、体性”,总结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Toh 328《难陀出家经》难陀是佛陀同父异母的胞弟,受佛陀迫使随其出家后,屡屡思念意中人,佛陀乃以种种方便,开示出家之意义与功德,再以“盲龟与牛轭”及“芥子穿针眼”为喻,昭示人身难得与及时出家的重要性。最后,难陀终于战胜情欲,精进修道,证阿罗汉果。

Toh 346《摩竭陀贤女经》摩竭陀贤为给孤独长者之女,在佛授记下,远嫁外道掌理之蔗衍城,种下佛法将于此处弘化之因缘。其后,摩竭陀贤女迎请佛陀前往蔗衍城,诸大阿罗汉弟子亦以神变力前往,遂令该地成为佛法弘化之处。佛陀就弟子所问,开示摩竭陀贤女过去世之因缘,亦揭示迦叶佛时代,诘利诘王十种梦境(当时佛是此王之女,名曰金鬘),预示了释迦牟尼佛教法的发展,包括分裂为十八部派之事。

Toh 4005《菩提堕犯发露悔除释》此论讲解经由对三十五佛发露悔除,以净化菩提萨埵之堕犯的方法。论著标题是依梵文及藏文经题用字皆含有之“堕”义,并延续玄奘采用“发露悔除”之译例。这部释论为西藏本土关于三十五佛法门的著述开辟了先河。

五部佛经当中,前三部收录于藏文《甘珠尔》(佛说部)之般若部,后两部属于经部,皆为首次由藏文译成汉文。释论方面,由资深译者陈智音老师翻译的《菩提堕犯发露悔除释》,一般认为是印度中观派龙树论师所作,并由印度堪布寂护偕同西藏译师译成藏文。此论为《大宝积经.优波离会》之注解。在汉土与藏地皆非常重视之《三十五佛忏》即出自《优波离会》,而本论将三十五佛的形相、净土、名称含义与修习义理讲解得非常清晰。因此本论不仅能帮助华人弟子透过印度佛教经典释义传统修行《三十五佛忏》,对于汉藏佛教在义理与实践方面的交流也意义重大。

欢迎大家至「圆满法藏·佛典汉译」计划网站下载阅读这七部新译佛典,并惠予宝贵意见。

另外十三部经论亦已完成汉译,目前正进行审查与润稿。以下佛典的翻译则正在进行中:

Toh 144《圣大乘信心进修大乘经》

Toh 3790《般若波罗蜜多二万五千》

Toh 3866《五蕴论》

Toh 4085《中观庄严优波提舍》

热忱欢迎有志之士加入我们的翻译行列。「圆满法藏·佛典汉译」计划全年开放译者申请翻译奖助计划,有意者请下载相关申请文件或电邮联络我们。

宗萨钦哲仁波切介绍《圣梵天所问大乘经》

跨越时空的现代译场 

仿效唐宋译场层层分工的译经流程,「圆满法藏·佛典汉译」在过去一年汇集了藏族师长、资深译者、汉文专家及数位佛典科技人才,以线上虚拟译场的方式集思广益,默契合作,共同完成前述佛典的翻译工作。

特别感谢萧金松老师、廖本圣老师、陈又新老师、黄奕彦老师、张福成老师、丁敏老师、蔡耀明老师、丹增南卓格西在试营运阶段给予种种专业指导与协助,因为有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圆满法藏.佛典汉译”得以扎根落实,以稳定的步伐正式启动。

今年起,五位非常优秀的编审老师加入了本计划的编审委员会,包括汉藏佛学专业研究者宝僧法师、佛教文献与古籍学者刘国威研究员、资深译者陈智音教授、藏学专家许渊钦教授和资深译者张昆晟博士,他们的加入益发确保了翻译品质的提升。

宝僧法师来自香港,二十余年间先后领受藏传佛学传统教育与现代学术体制洗礼,专攻因明学研究,对梵藏佛典翻译与文献学研究皆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刘国威博士曾任教佛光大学并担任系主任与佛教学院院长,现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兼古籍科科长,他主要研究印度后期大乘佛教、梵藏佛教文献与西藏佛教文化。陈智音教授曾在印度、美国修习佛学专业,并曾主持《菩提道次第广论》汉语新译项目。许渊钦副教授任教于四川大学藏学研究所,主要从事藏传佛教传播史及哲学思想、藏文古籍藏汉翻译等研究方向,对于藏汉翻译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务经验。张昆晟博士出身民族学专业,精研藏族宗教文化,跟随藏族师长担任口译暨仪轨与显密经论笔译十多年,清晰优雅的翻译风格有口皆碑。透过五位老师的学术专业与翻译经验,每个翻译项目从申请、细审到最后定稿阶段,都能得到适切的建议与指导,确保译文品质。

在润文工作上,八位汉文专家从逐句与段落文义的表达,乃至标点、词句韵律的掌握,滴水不漏地为每部新译佛典进行润文工作,如是严谨细致地求真求实,对译文品质的提升达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他们无私投入的精神也令我们非常感佩。

仁波切近期在“圆满法藏”翻译工作坊上为翻译和编审团队给予指导,台北,2020年10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圆满法藏」团队决定,藏文大藏经甘珠尔部分的翻译,除了延用传统佛经文体外,也采用现代书面语。其中的主要考量是期望我们能追随往昔大译师鸠摩罗什的精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翻译佛经,从而使佛陀的话语更加深入人心。本计划也为有兴趣参照藏文的读者提供藏汉对照版,而现代书面语更提供繁体、简体中文两种选择,虽然这样的做法令译者和编审团队工作倍增,但我们期能借此四种版本兼顾不同读者的偏好,并进一步促进传统与现代文体之间的对照与互补。 

我们特别感恩印度宗萨确吉罗卓佛学院前院长确英多杰堪布不辞辛劳,承继讲经传统,持续为审润小组讲解本计划所汉译的经文。堪布以藏文与英文传达出对藏文原文的深度理解,令整个翻译团队获益匪浅。

六度万行,需要众人参与。我们很高兴有越来越多法友加入讲记誊写、读者回馈及推广工作的志工行列。若您也有意为「圆满法藏·佛典汉译」计划贡献力量,协助此一事业的各项工作,欢迎您加入我们   

确英多杰堪布讲解佛经

创建现代汉译佛典资料库

为了方便更多读者阅读「圆满法藏·佛典汉译」所翻译的经论,我们计划在「圆满法藏」网站中提供除了PDF之外,更多便捷易用的电子书模式供读者下载,提升阅读体验。此外,自谦“笨居士”的法友将与我们合作,把「圆满法藏」所完成的译文收录进他开发的《汉文大藏经》网站与手机应用程式,该网站与程式目前已正式收录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集结之所有经文。《汉文大藏经》除了读经的功能,还提供全文检索,支援电脑、平板、手机等装置,画面制作精美舒适,体现适合单纯阅藏的环境。

同时,除了收录由本计划赞助完成的译作之外,我们计划在「圆满法藏」网站中陆续整理、收录其他机构或个人所翻译的汉文近代译本与研究成果,希望能朝着梵、巴、藏文“大藏经现代汉译佛典资料库”的方向迈进。以月称的《明句论》为例,全论共27品,有梵、藏文本传世,我们常见研究者就其中某个单品进行翻译研究。若能将不同研究者依梵本或藏文本之个别单品进行的汉译、注释、考察等加以汇整,对一般读者而言,能免沧海遗珠之憾,对研究者而言,则不啻为一项有助益的研究工具。
此外,出于文化传承之理念,我们特别请法护老师(曾庆忠)协助将目前通行之日本东北大学所藏《德格版西藏大藏经总目录》(简称东北目录)当中4569部经论名称重新汉译,并为部分经论撰写题解。
此外,出于文化传承之理念,我们特别请法护老师(曾庆忠)协助将目前通行之日本东北大学所藏《德格版西藏大藏经总目录》(简称东北目录)当中4569部经论名称重新汉译,并为部分经论撰写题解。东北目录原先收录藏文经论上所列乃日译汉字,法护老师据梵藏经题重译为汉文经题,让此目录更符合汉文使用者之需求,可为译者与研究者提供更完整的参考资料。
法护老师研习显密法教多年,专事藏译,译作颇丰,古典而清丽的译文风格,夙为读者所称叹。极其难得的是,老师应「圆满法藏」计划之请,于今年十月份起开始“如是我闻——佛经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分享珍贵所学与经验。此讲座一推出即得到热烈回响,对学习研读佛典方法及对汉译有兴趣的朋友而言,是至为难得的机会,欢迎至计划网站了解详情。
法护老师在台北的讲座

人才培育初见成效

自从钦哲基金会尝试推动藏文佛典汉译计划以来,我们深感译师难寻,但要实现这项百年愿景,译经事业必须代代相传,方能承先启后,因此积极培养未来的译经人才也成为「圆满法藏·佛典汉译」计划的另一项使命。 

自2014、2015年起,钦哲基金会分别与法鼓文理学院和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合作培训翻译人才,经过五年培训,今年起已有一位学员正式加入「圆满法藏」的译者行列,在我们的计划顾问与老师指导下开始翻译经论。

廖本圣老师在台北教授翻译培训课程

自2018年起,在以培养藏文佛典翻译为目标的Esukhia教育机构协助下,钦哲基金会开始建构藏文佛典线上学习课程,让有心投入佛典汉译计划的种子译者能通过更密集的培训课程持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与佛学素养。经过层层筛选,六位种子译者正式参与培训,他们不仅需要接受定期的学习评鉴,课前课后必须完成数小时的线上作业,还要参与每周两次面对面的互动教学,因此师生双方都需全职投入。目前有三位学员顺利参与,坚持至今。而密集培训学员的学习成果亦已初见成效,这令我们倍受鼓舞,也让我们了解到,密集式的学习能有效地帮助译者奠定未来从事藏汉佛典翻译的基础。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几年将能看到数名新进译者陆续投入「圆满法藏」的翻译工作。

此外,本线上课程亦开放给大众自行规划时间进行线上学习,两年来,从初级藏文到进阶藏文佛典课程,注册选课人数已高达250人。

藏文佛典线上课程

护持译经 积累福德

大译师鸠摩罗什雕像,龟兹(鸠摩罗什出生地),中国新疆。(摄影:帕武)
点击观看帕武于2014年参访新疆,甘肃一带的佛教遗址时所拍摄的一系列精美图片。
「圆满法藏·佛典汉译」计划发愿承继历代大德的译经弘愿,从藏文大藏经着手,旨在将所有暂无汉文的经藏皆翻译成汉文,以利益无量佛子。从五年前计划试营运至今,钦哲基金会始终秉持完整保存佛陀教言,以延续佛教闻思修传统的宗旨,全力护持此计划,我们也欢迎十方善信合力参与,随喜赞助本计划(请点选网上捐款链接),积累福德,大道共弘,大业共成。正如宗萨钦哲仁波切最近在台北的开示中所说:“三,四十年之后,你们的小孩会感激你们为他做了这件事情”。

分享福德

来自德国的朋友麦可与玛丽亚.弗里切的讯息

“我看了我的旧文件,发现宗萨钦哲仁波切在他2001-2002年冬天的来信里邀请我加入他,一起护持佛法。钦哲基金会为他从事的工作,包括护持译者和翻译佛陀的话语,深深吸引我们。玛丽亚来自一个极为敬仰尊崇佛语的家庭,她对此也印象深刻。我于2002年六月捐赠第一笔赞助。在那之前三年,我在德国卡塞尔初遇宗萨钦哲仁波切,玛丽亚也在不久后认识了他,我们俩都成为他的学生。

从那时起,我们对仁波切作为我们上师的尊敬、对其经由钦哲基金会以及2009年起经由「八万四千.佛典传译」有效实现佛法愿景的钦佩就不曾改变。不久前,我们读到钦哲基金会启动「圆满法藏.佛典汉译」计划。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想法,因为它将利益所有讲中文的人们。

我们期盼这会激励更多人护持仁波切的愿景。”

麦可与玛丽亚,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