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哲聚焦
2020年4月
中道:
钦哲基金会致力于儿童教育

“放宽思路,如果一个小孩在有佛、法、僧信息的环境中成长——那已经是一种成功了。放眼世界,大多数学校都不会谈论这些,尤其是佛、法、僧、菩提心、缘起。在这样的景况下,我们能做这些已经可以说是很成功了。”

哈德逊河谷的中道学校
适合现代世界的永恒之道
中道学校的缘起故事颇为戏剧化,她的诞生孕育了20年,地域横跨3大洲,其过程多姿多彩,其创建的精髓真正令人叹服。如今回想起来,当年种种历历在目:仁波切在玛拉蒂卡(编按:位于尼泊尔,相传为莲师证得长寿无死之圣地)洞穴附近薄雾缭绕的山头给予加持;在巴厘岛,仁波切由一群建筑师和教育工作者们围绕着,做出重大决定;镜头切换到墨西哥城的机场,提着随身行李站在候机厅的仁波切灵光乍现,问道:“伍德斯托克(编按:纽约上州的一个地方)最近有什么新鲜事吗?”

那是2017年10月下旬。几天后,仁波切告诉莎拉.米斯特(Sarah Mist)和我,纽约上州是开办佛教儿童学校的理想场所。所有曾经在巴厘岛,印度,澳洲(悉达多学校)开办学校的准备工作,现在都融入这个新的想法。凡是勇于实现仁波切建立佛教小学愿景的人,已为中道学校奠定了基础。毫无疑问,目前我们所见到的这个基础之所以能够成功,这当然是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巨大加持,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释。我们仅用了短短9个月的时间建立并开始运营了一所学校,用理性的眼光来看,这远超乎了想象。寻找并确定地点、聘请老师、确立我们的愿景和使命、开发品牌、市场营运、设计课程材料、申请执照等等,更不用提是否有家庭愿意让他们的孩子来参与这场伟大的实验。
2018年9月6日,我们在有着2名教师、3间教室、占地5英亩,位于美丽的哈德逊河谷的中道学校校园里,迎来了17名幸运的学生。第一学年里,我们有意放慢了速度,以确保创建一个安全的,令人开心愉悦的学习环境,并让大家能够融入这个新的空间。这是不平凡的一年。到2019-2020学年开始之时,我们学到很多,我们赢得了初始家庭的信任,并吸引了更多的家庭对中道学校感兴趣。我们目前有29名学生和更多的员工,并准备开始执行更大的使命:研发一种教育模式,适用于在世界各地开办新的学校,或者重新定义现有学校的系统。
何谓中道教育?
我们从传统佛法教育和实际修持中汲取灵感,开创了系列主题课程单元。教师们再将主题课程融合于符合美国公立学校共同核心标准的学术课程。例如,这个学年以“就座”单元开始,在此主题中,孩子们舒适就坐,设立发心,确定界限,并做几次深呼吸。这样做可以帮助新生到校后尽快进入舒适的状态,就好像我们一开始学习禅坐时那样。从而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其他主题,比如传承、皈依、菩提心、因果、缘起、无常、和谐等等。
当然,佛教徒修持的“皈依”和在中道学校一个6岁小孩眼里的“皈依”是有区别的。我们设计课程的每一步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小孩所处的成长阶段是考虑的重点。关于虔敬心的教导,我们有明确规定:不要求孩子们做或者表达任何任何虔敬之举,直至他们可以做出一个合理的,有自主意识的决定。在他们准备好跨出此重要一步之前,我们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给予“皈依”恰当的介绍。我们不会要求他们去做大礼拜,而是和他们探讨什么让我们有安全感;怎样用木头搭建小屋;研究鸟窝和学习打结的方法。孩子们将会知道当他们需要的时候,如何以及向谁寻求帮助;如何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且知道怎么选择正确的庇护渠道。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明白在内心深处有个恒常的皈依处,那就是自己稳定的心。“我心里有一片天空”他们这样唱着。(您可以点击链接收听)
或许以后针对更高年级的同学,我们将会谈论一些关于难民危机和移民问题,以及我们如何能够给予他人庇护。有可能将会设计一个更为复杂的课程结构,从而能够持续改善孩子们内在的秩序感,进而在以后的几年,孩子们将会对“皈依”的意义有更深的感受。由此,在此期间当喇嘛们到访,并对“皈依佛法”介绍解释时,孩子们将会更容易理解。
教程由各种富有创意的主题组成。从电路谈到事物内在的互有关联,从研究哈德逊河联系到传承,从天气关联到菩提心。所有这些主题教程都跟数学、文学、社会学和科学学术课程融合在一起。当然每日特长课——包括音乐、梵文、跑酷(城市疾走)/合气道(视季节而定)、佛法艺术和户外教育——这些项目也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喇嘛到访
接待特别的访客是学校的一个主要活动项目。到目前为止,我们有幸邀请到杰尊玛贡嘎听列巴蒂仁波切、吉美钦哲仁波切、竹究滇津仁波切、巴卡祖古仁波切、蒋佩多杰仁波切、智成仁波切、确英多杰堪布以及许多其他的堪布、住持、学者等尊贵的来宾到访并给以祝福。三乘法轮寺(大宝法王位于北美伍德斯托克的道场) 的喇嘛们时常过来协助举办活动,比如庆祝藏历新年,夏冬至,放生小虫。从中学童们得到启发,他们开始学会尊重生命,尊重他人。而且即便孩子们可能尚未完全理解个中含义,他们连同这片校园一起,已经得到很多祝福跟加持。
去年晚春时节,当巴卡祖古仁波切到访时,他在操场上即兴进行了一次山净烟供法会。有些孩子在烟雾中玩捉人游戏,有些小孩则站在一边观看,还有些帮忙将谷物撒入火中,然后继续捉人游戏。当秋季来临,学校再开学时,我们看到烟供原地居然长出了一个完美的玉米圈。发生在校园里的这种神奇时刻数不胜数。
家长们
很多本校的家长会用“神奇”一词来形容中道学校。中道学校校长格蕾丝.路易斯(Grace Louis)(我们在2020年1月有幸聘请到她)说道:“这所学校家长的参与度令我颇为吃惊,虽然在私立学校领域工作了20几年,我却很少看到这样的情况。” 相对于大城市,哈德逊河谷并非经济发达的地区,这里的工作机会较少,特别对于那些年青的家庭而言更是如此。该地区仅有几千名儿童,许多人选择就读于公立学校。因此,对于创建多元化,包容性的家庭社区,钦哲基金会捐助者所提供的经济援助项目是个关键因素。家长们对钦哲基金会为学校所做的一切极为感动,他们自己则通过积极参加志愿者工作,每周打扫学校,尽可能的提供物品和服务来表达他们的谢意。在这些家长中,只有极少数是佛法修持者,不过所有家长对佛法都持有开放态度,并表示感兴趣。就此学校为他们提供了解佛法的机会,比如免费的佛法图书馆,周二的冥想,以及由喇嘛卡玛.贾斯汀.沃(Lama Karma Justin Wall,他今年成为学校成员)指导的新月读书会。学校还与当地的寺院建立了紧密联系,比如山禅寺,三乘法轮寺。这些寺院组织的周末家庭活动,中道学校社区成员都很积极参与。
接下来的一年对中道学校来说将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感谢钦哲基金会及其众多资助者的慷慨和信任,我们最近买下了一直租用的校园所在地,准备新建一系列教室,用于接收即将扩招的孩子们,扩招范围将会从幼儿园到六年级。同时我们也跟合作伙伴讨论此后的发展计划,总体上来讲,我们希望创建一种教育系统,可以贯穿至整个中学和高中。
今年我们会继续探索皈依、菩提心、传承、无常、相依、和谐等主题。明年起我们将从“蓝狮幼儿园”(见下文)借取一些正在开发的单元,再加上仪轨和供养这两个主题。我们对开发新庆典活动,创作新歌曲等乐在其中,还有原创剧本《佛陀的一生》、书籍、教师资源等等,而这些已有资源都将与公众分享。我们的愿望是这些教材单元或许经过调整、重新排序,适当修订后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学校。当然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订制教程。
“中道教育”是另一个独立的非盈利机构,也由钦哲基金会主力资助。“中道教育”创建了一个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中道学校”将会通过此平台分享其教程。“中道教育”诚邀任何拥有儿童佛学教育资源的人士上传资料到由克莱尔.兹默曼(Claire Zimmerman)管理的该平台网站,同时我们也鼓励家长和教师使用该平台所提供的资源。
致谢
如果没有仁波切的指导、钦哲基金会的支持,以及所有学校董事会成员在最初紧迫的启动阶段辛勤自发的工作,中道学校成立以及所有这一切几乎不可能发生。开办一所学校所需的努力非比一般。这是一个微妙而灵活的生态系统。由于不需担心在在关键的初创阶段筹集资金,我们员工和社群皆能高效率地极大发挥出自身特长。最近,我们又幸运地从我们的好朋友二十和三十(见下文)那里收到一笔直接捐款,以及为资助一个经历危机的家庭最新发起的“学费援助基金”的额外捐款。感恩所有功德主的爱心。
仅仅用语言很难描述中道学校的独一无二之处,我们诚邀大家来校参观(需要提前预约)。几乎所有来过校园的人都评价这里的氛围“充满着学习的活力,祝福和欢乐四处洋溢”。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2020-2021学年度的招生,繁忙的夏季即将来临。今年扩招的范围从幼儿园到4年级(年龄2-10岁)。为了迎接预期的新同学们,我们需要建造一栋全新的大楼。尽管纽约上州的气候有时较为怪异,但是她的确也是个令人赞叹的美丽地方,这里水源良好,地势平坦,也未曾遭遇龙卷风、地震、海啸或者干旱。当地一家杂志最近有篇文章提到此处为新兴宜居地。大家可以考虑移居这里,就算只是为了中道学校而来,我们也认为是值得的。
众人口中的中道学校
“我女儿开始自己在家练习冥想了。她跟她的毛绒玩具一起坐在那里5-10分钟。太神奇了”——中道学校家长
“中道学校和我以前见过的所有学校都不一样。学校教学导向是以维护整个社群的健康为核心,但是注重各个学生自身的独特经历。教育工作者们完美地结合并支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感恩心、和创造力。教师们所做的这一切,让作为父母的我们不断感到惭愧,同时也觉得深受启发。中道学校的教育真正独一无二,以创新的寓教于乐方式,培养起孩子对数学和科学的兴趣,与此同时通过对艺术、音乐、游戏和合气道让孩子们同样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我们全家都特别感恩能够成为这所了不起且欣欣向荣的学校之一员。”——中道学校家长
“很荣幸能够与贵校学生分享对梵文的体会,对此我十分感谢,也受到滋养。中道学校为我们每个参与者提供的神圣空间,使我们都能在每个人的心中获得最佳的自我体验,”——梵文教师 塔拉·费德曼(Tara Federman)
“我的小孩对去学校兴致勃勃。她爱上学,一天都不想错过。据我所知,她对上课一点都不厌烦,对教室里发生的事情非常积极,极有动力,并且时常课后把这些探讨带回家中继续进行。”——中道学校家长
“教师像是恒星,是决定执行某项教学或者活动决策过程背后的意识,给与生命神圣性的启蒙基础教育” ——中道学校家长
“我对孩子在学校学到的东西非常开心。她学会了管理自己情绪的技巧,怎样跟老师相处,以及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中道学校家长
“我爱这所学校。在这里我女儿在学习和自信心方面都有着飞跃的进步”——中道学校家长
钦哲之声
共享福德
一位中道学校护持者的来信
我们的老师,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希望能将基础佛教教义融入到现代学校教育中,从而引导孩子们更趋向心灵而非物质,更多的彼此相连而非成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由此,未来他们将变得知足且能够利益他人。成立中道学校就是为了探索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愿景。
作为成年人和父母,我们看到学校教育是如何塑造人们的一生。我们深受仁波切宏大视野的启发,深受中道学校教职员工奉献精神的激励。因此,从中道学校启动之初我们就充满兴趣。现在学校已经进入第三年,它的发展有更多工作要做,我们认为它需要且值得获得来自仁波切与钦哲基金会以外的直接帮助与支持。
作为佛教徒,我们相信因果,相信祈愿与因缘的力量。尽管中道学校无意强迫学生成为佛教徒,我们相信它会播下佛法种子,并且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种子。这是另一种菩萨行。我们衷心希望任何与中道学校有连结的人们都能从中获益并且逐渐利益他人。
二十与三十
其他讯息

宗萨钦哲仁波切说:“我们为儿童准备的佛教读物太少了,这是像我这样的佛教老师的疏忽。这种疏忽令人尴尬。因此,我非常欣喜地看到这本由海瑟·桑奇和塔拉·缇·格苏(Tara Di Gesu)创作的,关于佛陀生平的漂亮儿童图书。”

钦哲基金会与“巴拉孩童”很高兴地宣布卡萝尔·多德(Carol Dodd)获得今年的儿童图书奖。卡萝尔·多德居住在夏威夷,这是她初次尝试写作。她为4至8岁的儿童写了一本关于无常的充满魔幻和诗意的书。该书将由“巴拉孩童”于2021年出版。书中的语言温馨且通俗易懂,贯穿其中的主题是:“一切都在改变,日夜不休。一切都会改变,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