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哲聚焦

2022年1月

印度特刊:让佛教返本归源

(下篇)

 

在新年印度特刊之“下篇”,我们为您报导印度“社区卫生计划”的展开和“光耀大觉寺”计划的进展,我们也邀请了两位印度同修分享他们在“鹿野学苑”的亲身经历,最后我们介绍一部在“鹿野学苑”拍摄的小成本电影。

“印度有十亿人口,当中很多人可能拥有那种能启动渴求无二元分别的基因。”

——宗萨钦哲仁波切,节录自《仁波切喜爱印度的十五个理由》

社区卫生工作

2021年八月到九月,悉达多本愿会印度分会的义务医疗顾问苏娜莉·薇依德医生(Dr. Sonali Vaid,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科)带领的义工团队,为了加强大众应对新冠肺炎和其他公共卫生挑战的意识和能力,在喜玛拉雅山麓(包括菩提迦耶、比尔、炯达拉、卡林邦、大吉岭、可颂和锡金等地)进行了一趟社区卫生普及之旅。

这次由“悉达多本愿会印度分会”“鹿野学苑”“佛足佛法中心”协同主持的社区卫生计划,旨在衡量未来新冠肺炎疫情若然恶化时社区的需要,并且提升社区应对公共卫生事故的应变力。义工团队亦借此机会举行了一些提高卫生意识的宣传工作坊,和大众分享了不少关于新冠病毒的最新资讯,并解答人们的疑问,消除相关的疑虑。

悉达多本愿会印度分会近期在喜马偕尔邦、北阿坎德邦、比哈邦以及西孟加拉邦(卡林邦)的乡镇,和当地政府合作,努力改善公共卫生设施。

悉达多本愿会印度分会在此感谢所有钦哲基金会印度赈灾基金的捐款人温暖的祝福和善款捐助,令这个计划在此艰难时期得以开展和继续。

2021年8月,薇依德医生(左三)与宗萨确吉罗卓佛学院卫生中心负责人拉嫫(中)会面。图中右三为宗萨佛学院校长蒋扬秋培堪布,左二为由瑟尼玛喇嘛,右一为佛学院秘书扎西,左一和右二分别为鹿野学苑负责人帕香和迪旺。
薇依德医生2021年8月在卡林邦举办公共卫生工作坊。

“光耀大觉寺”计划进展

由于全球晶片供应链滞后、加上突如其来的技术挑战、以及来自大觉寺管理委员会的额外新增工程,“光耀大觉寺”计划仍在进行中。团队在2021年十二月已经完成百分之九十五的基本工程。敬请留意有关专题报导。

灯光点亮了大觉寺

认识鹿野学苑的两位朋友: 萨米尔和帕拉维

一个明媚的冬日早上,钦哲基金会邀请了鹿野学苑的两位朋友萨米尔和帕拉维,在网路相聚,分享他们因鹿野学苑而改变生命的经历。两位坦诚地分享他们的故事,让我们动容和深受启发,令这次会面温暖而惬意。

萨米尔:“鹿野学苑”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萨米尔在2017年从德里第一次到访比尔,现在,比尔已成为了他的家。萨米尔分享了他自己的故事 —— 他早年曾经饱受滥用药物之苦,借由戒瘾疗程“十二步骤”,从鬼门关捡回性命;后来他来到鹿野学苑,在这里他再次经历改变人生的灵性之道并开始回馈社区。在过去两年半,萨米尔每周在鹿野学苑所提供的场地开展戒瘾辅导会,为当地受毒瘾所害之人,给予戒毒支援和辅导。

萨米尔与他儿子的猫咪

“我常常听人说,鹿野学苑是个非常有加持力和神奇的地方,而我自己也有同感。究竟她为何神奇?醉人的日落、双彩虹等无疑令这地方变得更美。但事实上,是这个社区,这里的人令她变得神奇。我也发现,佛教的价值观非常开放、透明、令人解脱。在当今这个由于宗教和政治观点而产生很多分裂的世界,佛教重视的却是原本真实,它是实践之道,它教导自利和利他。它鼓励我们以智慧抉择行为,而不是对教法生搬硬套。”萨米尔继续道:“我的家人说我比以前易相处又和善得多,我乐于相信她们,而这一切都得归功于鹿野学苑。她真是个美妙的地方。”

帕拉维·德希穆克:在喜玛拉雅山麓再生

“我以前一直生活在大海边,现在我已变成山地人。”帕拉维如此诉说。父母都来自马哈拉施特拉邦,帕拉维出生于果阿、长于孟买,确实,这些都是滨海城市。在传讯、传媒和公关行业渡过十四个寒暑后,帕拉维于数年前放弃了办公室白领工作,转而选择学习并成为了一名艺术治疗师。

“我在2018年2月和妹妹来到比尔。当她带我来到鹿野学苑,我完全被迷倒了。”一个月之后,帕拉维在鹿野学苑举行的“小手印”开示上首次见到宗萨钦哲仁波切。她娓娓道来:“一些东西已然改变。那是我听过的所有讲座当中最非教条式、最开明的。实在太美妙了。到第四天结束的时候,我受了皈依戒。真正的旅途开始了。”就是如此,帕拉维开始潜心研读仁波切的所有著作、教法,参加鹿野学苑的所有课程和闭关活动,以增进对佛法的了解和实修。此外,帕拉维亦积极参与悉达多本愿会印度分会的所有共修活动,包括隔周举行的绿度母线上共修以及忆念三宝成就法

去年,帕拉维开始在鹿野学苑尝试举办了不同形式的艺术治疗工作坊,有不设预约,随意参加的方式、亦有长单元或中等长度的单元;共有50多名来自各个年龄层、工作和个人背境的人士参加过她的工作坊。“在我的工作坊,我会利用每一个机会对参加者传达一个讯息——佛陀来自印度, 你作为印度人应该知晓这一点。”帕拉维说,“还有, 谁是佛陀?什么是四圣谛?若要以表达艺术的形式探索佛教哲学,必须强调佛陀的重要性。我们需要谈论佛教的源头,礼敬佛陀。”

帕拉维在鹿野学苑举办工作坊
2021年9月,帕拉维为比尔附近的一个非政府机构的年轻女孩(年龄18至25岁)团体举办了创意艺术疗愈力入门系列工作坊。
 

 

电影时光

2020年,美国人大卫·斯蒂文斯(Dave Stevens)执导,在印度鹿野学苑实地取境拍摄了一部名为“佛道旅舍”的小成本电影。该片由希塔尔·阿嘉华(Sheetal Agarwal)和鹿野学苑教师尊贵的噶玛·津巴(Karma Jinpa)共同主演。这不是另一出讲述城市人来到深山寻找快乐的老戏码,它呈现的是可能发生、或者正在发生在我们任何人身上、改写生命的真实故事。

剧情简介:城市生活的挫败感与不满令年轻女孩玛雅逃到喜马拉雅山区,希望在此找到心灵的宁静。不想却落入一场精心设计的感情骗局,因情人的朝三暮四而心碎。此时,一位粗鲁傲慢的和尚帮助玛雅从困境中找到了自身隐藏着的宝贵智慧。是继续沈溺于受害者的自怨自艾还是放下这一切不快乐的因?玛雅将如何抉择?

影片旨在通过一种令新老佛教徒以及对佛法有兴趣之人皆可理解的方式,传递宗萨钦哲仁波切关于佛教“四法印”的教授。影片的所有参与者皆是来自鹿野学苑,具有从初级到专业级的不同影视制作经验。影片资金由僧团成员共同捐助。按此观看“佛道旅舍”的预告片。

“佛道旅舍”电影海报

 

 

振兴佛教传统

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其中一个心愿是在传统佛教国家振兴佛教,而印度是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教化众生时间最长的地方。虽然在现今的印度,佛教已不如在阿育王时期的兴盛,但目前有越来越多人对佛教产生兴趣,尤其是年轻一辈。钦哲基金会印度分会于2011年成立, 旨在阐扬印度的智慧传统。除了护持鹿野学苑以及佛足佛法中心之外,钦哲基金会还长期护持普纳大学的佛学课程以及一众印度当地的佛教草根机构。请密切留意我们的最新报导。

 

 

其他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