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哲聚焦

2021年4月

 

 

本期内容提要

  • 钦哲基金会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捐赠设立其第四个永久佛学教席。希大教授埃韦塔·舒尔曼(Eviatar Shulman) 与我们分享他对于设立此具里程碑意义的教席的看法,及该教席对于以色列及全球佛学研究的影响。
  • 仁波切谈论为何在大学捐赠佛学永久教席以及他与博士研究生关于佛学研究的对话。
  • 钦哲基金会正式启动“赤松王奖助金”,一项旨在支持各种心理及精神坚韧力和复原力的专项奖助金,现已开放申请。
图片:希伯来大学校园一景。图片来源:希大网站。

 

钦哲基金会在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资助设立划时代的佛学教席

“学术界是人们认真地,科学地观察外在世界,内部世界以及秘密世界的领域,我对此十分赞赏。这是对待事物应有的方式, 这也与佛陀的话语相符,佛陀教导我们永远不要不经过验证就冒然接受他的教义。你必须对它进行分析,验证,有所体验以后再做决定。”

— 宗萨钦哲仁波切

仁波切在耶路撒冷旧城的哭墙前念诵《金刚经》,2018年6月

“哭墙”(也称为西墙)是犹太人古老的圣地。现存的哭墙为圣殿山第二圣殿护墙仅存遗址的一段,它对于犹太教徒和穆斯林教徒有着同等神圣的地位。穆斯林教徒称圣殿山为 “al-haram a-sharif (阿拉伯语,意为“尊贵的圣所”)。圣殿山与传说中耶稣被埋葬的地方——基督教圣墓教堂仅几步之遥,而距离耶稣背负十字架行至受难地的“苦路”(拉丁语:Via Dolorosa)大街也只有很短的步行距离。

 

“当我第一次受邀来希伯来大学时,他们请我讲讲禅修,这让我颇为讶异。” 

仁波切在谈论2018年首次受邀来到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时这样说道。当时,仁波切在该校进行了一系列禅修和佛法的开示,以此缘起,为基金会开始支持该校佛教的研究播下了种子。接下来的两年间,基金会与希大顺利开展初步护持工作,钦哲基金会董事会更于2021年1月核准一项永久教席捐赠资金,用于在希伯来大学设立佛学永久教席。

此佛学新教席的设立改变了整个格局。不仅确定了佛学研究的成熟领域地位,同时也为能在不久的将来在希伯来大学进一步建立一个佛教研究中心奠定了基础。

希伯来大学位于以色列的圣城耶路撒冷,该城坐落于充满冲突的中东地区,且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一神教的圣地所在。目前,该校开设了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东亚研究中心,我们希望通过努力,使佛学研究也能够在这方土地上,在哲学和宗教思想研究的领域占据相当的主流地位。

以色列佛学研究的划时代发展

撰文:埃韦塔·舒尔曼教授,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宗教研究系和亚洲研究系高级讲师

这真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时刻。在钦哲基金会的慷慨资助下,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这所在以色列土地上最古老的、最为杰出之一的学术机构,设立了一个全新的钦哲佛学研究教席。 这是以色列的大学机构中首次设立关于佛学研究的永久教席,此举标志着本国佛学研究目前及将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

希伯来大学在宗教研究方面拥有悠久而卓越的传统,不仅在一神论传统的研究方面引以为荣,而且在亚洲宗教研究方面也享有盛誉。该校聚集了数位全球著名的印度与东亚宗教研究方面的学者。近期刚退休的雅尔·本特(Yael Bentor)教授,是在西藏密续传统和仪式研究方面享负盛名的专家,在大学教授佛学研究长达三十年之久。而即将接任她职位的教授也将是位藏传佛教的专家。

世界上数十亿不同宗教派别的人都会认同,以色列是圣地,耶路撒冷是圣城。 在许多方面来看,它是西方世界的宗教摇篮。虽然耶路撒冷在文化导向上偏于西方,但它在地理上却位于亚洲。(从地理来看,中东是亚洲大陆的一部分。)如今,尽管政治边界可能阻止了不同的文化交流,甚至还加剧了彼此的敌意,但我们仍有可能,而且必须继续抱有希望和信念,相信人类能够视彼此为朋友和盟友,在保持各自多样性的同时,也能够慈悲为怀,相互珍惜和信任。佛学研究无疑能为达成此目标做出贡献。

尤其令人兴奋的是,此教席的设立,令佛教的智慧与慈悲等教义有更大的机会在如此浓厚的宗教环境中传播。在以色列,人们对佛法已开始有浓厚的兴趣,而该教席的设立将增强以色列佛教团体的影响力,并且深化该国的佛学研究。

舒尔曼教授

 

为何在大学机构捐赠永久佛学教席?

以下是2021年2月仁波切与一些博士生线上对话的摘录

在当今现代社会, 特别是在西方,像是在欧美, 佛教的传播是毫无章法的,经由披头四乐队、约翰·连侬, 像是Jai guru deva等等歌曲、迷幻药等现象传播开来。顺带一提,他们全都很好。作为佛教徒,我认为他们全都是菩萨。还有那些嬉皮士们.他们跑去尼泊尔找寻某种狂喜,却撞见了伟大的大师们。但是我们这些喇嘛却从未真正提供系统性的学习给这些人。所以我觉得像我这些喇嘛或许已耽误了三、四十年,我们早应该像现在这样做。因为我不知道人们对佛教的兴趣还会持续多久。特别是在西方,潮流瞬息万变,而且有时候一些潮流是挺吓人的。

例如,在西方,人们对于禅修、正念有着某种浪漫情怀和兴奋感。这让我有些忧心,因为没有学术研究,没有中观、量论或非二元性,就只是枯坐在坐垫上,那确实是在把佛法的精髓稀释掉。因此我觉得,在西方佛教的守护者会是学者们,至少目前如此。

迄今为止钦哲基金会已捐赠的永久佛学教席

四所大学的校徽(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美国密歇根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和以色列希伯来大学)

 

希伯来大学的教席是钦哲基金会捐赠的第四个永久教席。

早前于2006年,我们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捐赠了第一个钦哲教席。该教职由杰克·道尔顿(Jake Dalton)教授担任,他持续不断地为佛教研究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

2018年,由唐纳德·洛佩兹(Donald Lopez)教授发起的钦哲根敦群培藏传佛教研究教席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成立。现由桑赛玛·悟哲德(Sangseraima Ujeed)教授担任该教职。

2020年,钦哲基金会联合德国度母基金会(Tara Foundation)与德国慕尼黑大学藏学和佛学研究系签定了设立佛学永久教席的协议。目前正在招募合适的候选人担任该教职。

这四个佛学研究的永久教席,两个教席设于美国,一个设立于欧洲,一个设立于中东。我们希望通过与这些杰出院校合作建立一个架构,从而加强佛学研究在学术界的长期地位。我们的下一个挑战将是寻求在亚洲和澳大利亚设立教席的机会。

除捐赠教席以外,钦哲基金会还与全球30余所大学合作,通过钦哲讲座,钦哲佛学中心,赞助佛教语言老师,以及对学生的资助与奖助金,护持大学佛学师资及其相关项目。我们还将继续扩展多项计划,包括举办各种校园活动,以接触更广泛的受众。

仁波切与博士生关于佛学研究的对话

“我认为,在语言和历史的层面之上,佛学研究的重点,是见地 —— 不是冥想、不是行为、不是伦理、不是道德、不是仪式 —— 而是声闻乘和大乘的见地。事实上,不仅仅是见地,更为重要的是建立见地的方式。”

2021年2月初,仁波切与钦哲基金会所赞助的一群佛学研究博士生进行了交谈。此番对话开启了旨在促进在钦哲学者社群之间进行智识交流的一系列研讨会。此次与会者是来自于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荷兰莱顿大学,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澳洲悉尼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等全球共八所大学的佛教研究青年学者,由与会者之一的西北大学组织发起。仁波切和同学们讨论了学术界对于佛学研究的影响;佛教史中关于佛教如何进入西方;语言在对于了知实相所产生的影响;建立见地等等话题。

新奖助金计划:赤松王奖助金

钦哲基金会宣布正式启动“赤松王奖助金”。这是一项全球开放申请的奖助金计划,旨在支持那些致力于促进心理健康和复原力的不同计划与方案,无论团体或个人均可提出申请。这些计划应基于佛教的见地和修持。现已正式开放申请。本着延续赤松德赞王将佛教带到藏地的的精神,我们希望这项新的奖助金能够帮助钦哲基金会接触到更多的受众,并提供趣入佛陀智慧的新途径。阅读更多

 

其他讯息

我们近期在脸书等社交媒体公布钦哲基金会全球学术网的免费讲座以及其他有关的活动讯息,敬请关注。
 
两部仁波切的书籍《活着即是迈向死亡》与《正见》希伯来语版本现已发布
 

忆念三宝日修仪轨》网上共修

《忆念三宝日修仪轨》仪轨(the Triratna Anusmriti Sadhana)是由宗萨钦哲仁波切发起的长期网上共修,供大众参与修持。该共修旨在将三宝的仪轨融入日常生活,帮助我们以有条理和诚挚的方式管理和训练我们的心,任何人,包括非佛教徒都可以参加。目前网站提供英文和中文的修持仪轨,欢迎下载参与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