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钦哲基金会董事会议回顾
照片来自钦哲基金会董事会议:前排:彼得.史基林(Peter Skilling)教授与仁波切,后排:姚仁喜、琳恩‧侯柏格(Lynn Hoberg)、蔡安慈、伊莎贝尔‧佩德罗萨(Isabel Pedrosa)、陈季佩、张恭逢、李征征、吴美茵。
仁波切在钦哲基金会董事会议致词中提醒我们:“佛陀法教的精髓是跨越时代的,是先进的,是当今世界所需要的。”钦哲基金会期望能护持佛陀根本法教,保持纯净无染,避免文化包袱或现代价值观念劫持了佛法。
钦哲基金会将透过师资培训,以及支持有志学习佛法或将所学付诸实践的学子们,实现这样的愿景。
十二月初的台北市温暖宜人。偶尔飘来的细雨带来清新氛围。许多参加今年董事会的理事们,都很幸运地出席了(至少部份时间)甫于召开董事会前举办的殊胜佛顶尊胜佛母法会。董事会成员带着喜悦的心情,于12月3日齐聚姚仁喜设备齐全的办公室,与仁波切进行一整天的讨论。我们回顾了基金会过去一年的工作,脑力激荡着新的想法,并制订未来三年的计划。
照片来自钦哲基金会董事会会议:蔡安慈、仁波切、彼得.史基林教授
我们很幸运邀请到钦哲基金会的长期盟友,兼2012年钦哲基金会终身成就奖得主彼得.史基林教授,从曼谷远道而来加入我们。身为我们的重要顾问,史基林教授对钦哲基金会的许多志业,特别是与学术发展相关的计划,贡献卓著。同时,感谢现代科技的帮助,几乎所有董事会成员和顾问都能亲自出席或透过网路远距参与。网路参与会者的投入令我们印象深刻且深受感动,因为许多人是在他们所在时区的凌晨2、3点参加会议。
照片来自钦哲基金会策略规划会议:前排:David Tan, 会议主持人Alex Trisoglio(与董事会成员安雅.哈特曼之子哈诺Hanno、理查.狄克西(Richard Dixey)、派崔克‧贾桂林(Patrick Jacquelin) 后排:Lynn Hoberg, 安雅.哈特曼(Anja Hartmann), 伊莎贝尔‧佩德罗萨、陈季佩、莎拉‧安‧威尔金森(Sarah Wilkinson)、怀亚特‧阿诺(Wyatt Arnold)。
2018年10月,我们在旧金山举行了一次小型策略规划会议,探讨快速变化的全球趋势,以及其对钦哲基金会未来几年方向和事业的潜在影响。我们向董事会提出了许多策略考量,并集思广益地讨论这些趋势如何影响我们现有的两大佛行事业方向:滋养源头、培育未来。
这些策略考量包括:
- 传统寺院在未来五十年是否仍然是保存佛法的基石?是否有需要开发另一种模式?
- 钦哲基金会是否应投资研发电脑辅助翻译工具?
- 钦哲基金会应如何弥合寺院与西方价值观之间的差距?
- 我们是否应试着在未来以非常不同的方式传递佛陀教法?
- 我们要如何从正在进行的许多计划中确定资源分配之优先顺序?
我们在会议中产生了许多想法,并提出数项可以微调计划并提高营运效率的具体行动项目。
在董事会议中,仁波切明确指示基金会的重点计划--基本上保持不变。我们持续着重于:
- 培育21世纪佛法师资
- 学术发展
- 儿童佛学教育
董事会一致通过执行委员会未来三年(2018-2019、2019-2020和2020-2021)提出的预算和计划,以及将资产分配给指定基金和储备金的配置方案。
董事会议结束后,基金会理事在台湾政治大学与几位教授进行气氛轻松的午茶聚会。当晚,仁波切应邀在政大与青年学子对谈,此活动由钦哲基金会赞助。仁波切演讲结束后,我们借此机会颁发基金会的最高荣誉奖项,也就是2018年钦哲基金会终身成就奖予高明道老师,以表扬他对佛教教育的杰出贡献。敬请期待一月焦点有关高明道老师的报导。
特别感谢姚仁喜夫妇于董事会议的慷慨招待,以及玛利安‧利帕(Maryann Lipaj)为董事会简报所准备的资料。